[墾丁國家公園]
![屏東縣/恆春鎮/[墾丁國家公園][龍鑾潭][出火特別景觀區(恆春出火)]](https://photo.travelking.com.tw/scenery/E8C7ACD2-A53D-499F-B7A7-9D0BCE947B68_e.jpg)
墾丁國家公園簡介
墾丁國家公園位於屏東縣恆春鎮(南端恆春半島之南側),成立於1984年1月是我國第一座公告成立的國家公園,所處位置三面環海,東鄰太平洋、西鄰台灣海峽、南瀕巴士海峽,是台灣本島唯一熱帶區域的國家公園。
墾丁國家公園的地理環境
墾丁國家公園是同時涵蓋陸域與海域的國家公園,面積廣達33268.65公頃,陸地範圍包括龜山至紅柴台地崖與海濱地帶、龍鑾潭、貓鼻頭、南灣、墾丁森林遊樂區、鵝鑾鼻、東沿太平洋岸經佳樂水,北至南仁山區等區域;海域範圍包括南灣海域及龜山經貓鼻頭、鵝鑾鼻、北至南仁灣間,距海岸一公里內海域等區域。
墾丁國家公園的生態資源
墾丁國家公園具有奇特的地理景觀、豐富多變的生態、特殊罕見的海岸林帶的植物群,依國家公園法規分為生態保護區、特別景觀區、史蹟保存區、遊憩區、一般管制區等五種管理分區;其中生態保護區又細分為陸域生態保護及海域生態保護;陸域生態保護區共有五處為香蕉灣、南仁山、砂島、龍坑及社頂高位珊瑚礁生態保護區;海域生態保護區分別為海生一、海生二、海生三及海生四生態保護區等共四處。
墾丁國家公園的熱帶景色
墾丁公園擁有熱帶樹種一千多種,為台灣第一座熱帶植物林,也是世界八大實驗林場之一;墾丁國家公園分為植物景觀與人工建築融合的遊賞區域、特有的地形景觀和植物景觀、原始珊瑚礁雨林帶等三處,其中原始珊瑚礁雨林帶並未對外開放,遊客切勿自行闖入。
墾丁國家公園旅遊名勝
最特別的是墾丁國家公園境內每年還有大批候鳥自北方飛來過冬,數量之多蔚為奇觀;海底的珊瑚景觀更是繽紛絢麗,為墾丁國家公園中的勝景之一,替墾丁國家公園妝點出卓絕風貌;還有許多特殊景觀例如茄冬巨木、人工湖、石筍寶穴、銀葉板根、觀海樓、仙洞、一線天、垂榕谷、棲猿崖等旅遊景點非常值得遊客一遊。
屏東縣恆春鎮公園路596號[龍鑾潭]
![屏東縣/恆春鎮/[墾丁國家公園][龍鑾潭][出火特別景觀區(恆春出火)]](https://photo.travelking.com.tw/scenery/902ED827-A5FC-4336-8DB3-A69AF6AF5183_e.jpg)
龍鑾潭特別景觀區
龍鑾潭位於恆春往貓鼻頭途中,距恆春約2.7公里,距貓鼻頭約6公里,佔地137公頃,清朝梁燕詩讚:龍吟雨化潭心月。自古因地勢低窪而成淡水濕地,水生動植物豐富,每年秋冬之際吸引避冬南遷候鳥群棲息覓食,是南台灣的野鳥天堂。早年在雨季時,常常氾濫成災,因此政府在東側及北側築堤建為龍鑾潭水庫,遂成為為恆春半島的重要水利設施;龍鑾潭是南台灣最大的天然淡水湖,也是國內重要的賞鳥據點,為了保育國家級的濕地,環湖週遭並無設置步道設施,僅興建「龍鑾潭自然中心」,並設定為特別景觀區,內含鳥類生態展示、望遠鏡觀察、錄影帶欣賞等,提供高品質的生態教育旅遊。
龍鑾潭自然中心賞鳥聖地
龍鑾潭自然中心是國內第一座專為鳥類觀賞與研究所設計的展示館,座落於龍鑾潭的西岸,二樓設有室內觀察室,提供10餘部望遠鏡和2套播放監視系統,透過大型落地窗既可欣賞潭面風光,並可藉著單筒望遠鏡觀賞當季鳥類在潭面與岸邊的活動,是目前國內設備最佳的鳥類觀察站。一樓規劃有簡報室及龍鑾潭各種鳥類及環境介紹,並有4處自然鳥類展示區,提供相當豐富的鳥類知識:各種候鳥介紹、遷徙及其生態等都有詳盡解說;簡報室設置電視播映系統,提供遊客觀賞島類生態錄影帶,希望能讓遊客充分了解龍鑾潭的鳥類生態,達到保育教育的目的。
另外,位於龍鑾潭南岸的瓊麻館,佔地18公頃,館內有日人「台灣纖維株式會社」所留下的宿舍、神社拱門等遺跡,並設有瓊麻製造廠房、曬麻場與加工機器等。
屏東縣恆春鎮龍鑾潭路250巷86號出火特別景觀區(恆春出火)
![屏東縣/恆春鎮/[墾丁國家公園][龍鑾潭][出火特別景觀區(恆春出火)]](https://photo.travelking.com.tw/scenery/183DF092-7640-4E78-ABA2-D75380E077D4_e.jpg)
出火特別景觀區(恆春出火)
墾丁是個無奇不有的地方,冬天有東北季風造成的落山風,夏天的颱風也經常從此地登陸,在墾丁半島的地底下,還蘊藏了天然氣,出火就是天然氣冒出地表,經過點火燃燒的現象,當地人視為奇觀。說起墾丁的出火奇觀,記載已久,早在清朝年間的「恆春縣誌山川篇」中就提及: 「出火在城東五里,三台山之左」,可見古人早就知道恆春鎮東方有個會冒火的地方,「出火」這個地名也沿用一百多年,至今未改。
恆春出火由來
古人記載: 「火徙無處,然相處不遠,冬春有,夏季無」。這表示,古代的出火可能只是小火,會受晴雨天影響,時有時無,尤其是在雨季,地層的裂隙被雨水阻塞,天然氣上不來,就出不了火。然而,現今所見的出火,是中油公司在墾丁鑽探石油氣所留下來的,孔隙大,出火旺,雖亦有春夏火之分,但終年不息。出火是墾丁半島上很值得一遊的景點,經由國家公園整理後,增建停車場,在出火處構築圍籬,周圍還有一大片青青草原,時常會有水牛跑來吃草,好一副田園風光,只可惜因為離墾丁大街還有段距離,遊客來的並不多。
夜間觀火更添神祕氛圍
有些情侶還刻意選擇晚間來看恆春出火,認為比較浪漫,尤其是在冬北季風強烈時,出火的火影幢幢,再加上不遠處有些古墓,更增添此處神秘肅殺氣氛。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有道家術士指說,出火是位居台灣島的火位,所出之火乃「天火」也,吃了用天火烤的東西,人就可以改運,所以現在隨時都會有農民在此地烤蛋和烤玉米賣給遊客,人稱「改運蛋」。
屏東縣恆春鎮和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