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孔廟]
台南孔廟-全台首學
台南孔廟位於台南市南門路,建於明朝年間,台南孔廟為全台第一座孔子廟、最早的文廟,一度是全台童生入學之所,號稱『全臺首學』。進孔廟要走側門!因為孔廟的大門除了釋奠典禮的日子,平常是不開的。孔廟東大成坊坊上有『全臺首學』四字的牌匾,就是平常大家走的側門(南門路上)。
台南孔廟-依循古禮 祭孔重鎮
台南孔廟建築莊嚴宏偉,氣氛肅穆,列屬國家一級古蹟,擁有眾多的歷代帝王元首御匾,現還大致保持「左學右廟」的傳統格局。孔廟的紅色圍牆代表著崇敬高貴,緣於周朝貴族宮殿冠服的顏色;極富風味、雕工華麗的傳統台閩式建築,都是台南孔廟魅力之所在。廟旁蒼鬱的古樹、綠意盎然的中庭,伴著古味古香的建築,思古幽情油然而生。台南孔廟不僅僅只是台南的地標,更是學子們的心靈寄託、放鬆的好地方。300年來,府城孔廟始終維持傳統,固定於春、秋二季舉辦祭典,尤又以秋季的祭孔大典最為重要,於9月28日當天清晨開始展開一連串的祭祀儀式,總共三十八個程序完成典禮,為了遵循古禮,台南孔廟是台灣少數宰殺活體牛隻,供民眾搶拔智慧毛的廟宇。此活動每年皆吸引大批民眾參與,盛況空前。
![台南市/中西區/[台南孔廟][祀典武廟][五妃廟]](https://photo.network.com.tw/scenery/98E3B96F-21E9-41AD-8193-31840E021733_c.jpg)
開放時間:
大成殿:上午8點30分至下午17時30 分(除夕當天不開放)。
以成書院:上午9點至12點下午14點至17點(除夕當天、每週一不開放)。
文昌閣:每周六日上午9點至12點下午1點30分至17點30分(除夕當天不開放)。
台南孔廟/洽詢電話 06-228-9013。
票價:
收費區票價一律每人25元,30人以上團體票20元/人。
遊客憑門票入內參觀,市民憑身分證或駕照參觀。
地址:
台南市中西區南門路2號。
[祀典武廟]
祀典武廟簡介
祀典武廟俗稱大關帝廟,又稱大武廟,有別於新美街上的開基武廟(稱為小關帝廟),與大天宮比鄰相接、與赤崁樓相對,位於永福路,是台南最古老的武廟。建於明鄭時期,原以岳飛與關公並祀,清朝攻台後,漸漸改成主祀關公,後又追封關帝三代並重建正殿廟門,也提升成為官方主祀典廟宇,故定名為祀典武廟。日據時期祀典武廟雖不再舉辦官方祀典儀式,但仍為台灣武聖關公的信仰中心。內政部於民國72年列屬國家一級古蹟。
祀典武廟建築特色
祀典武廟廟分三進,呈現狹長縱深式配置的三進三開間兩廊式建築,建築殿宇高大厚重,山牆氣勢宏偉,以雕刻細膩精緻多半以動植物與自然紋樣為主題,少如一般廟宇以武場人物為主題的裝飾。因祀典武廟為官祀廟宇,其山門是用位階較高的「門釘」作裝飾,不畫門神。將祀典武廟各進各落建築連接一氣的山牆,全長66公尺高約5公尺,綿密而完整。三川門是「三川燕尾脊頂」;門後設初拜殿為「硬山馬背」屋頂,而在正殿前又設置一「捲棚歇山頂」 拜殿,是台灣地區僅見的「雙拜殿」格局配置;加上「歇山重簷頂」的正殿與「硬山燕尾脊頂」的後殿,三進五落特色迥異,在空間主軸上又繁複分明,山牆隨著各進屋脊起伏,構成堪稱全台最壯觀。
祀典武廟第一進
第一進三川門即是門面,相較於其他一般廟宇的華麗裝飾,武廟三川門簡潔卻盡顯不凡氣勢。為彰顯武聖具有帝后級神格,故其廟門並無繪製門神而以門釘代之。門內與初拜殿樑下隨處可見手工精美流暢的木雕,其中以雀替(托木,梁與柱之交點)部位最為精美,題材以各種神獸為樣式。
祀典武廟第二進
第二進正殿即是奉祀關帝君,其中最有名的匾額「萬世人極」位於神龕上方,為咸豐皇帝御筆,其他名匾還有『大丈夫』、『至聖至神』、『人倫之至』、『文武聖人』、『正氣經天』等;正殿的石雕藝術均保持台灣早期雄渾拙勁的風格。
祀典武廟第三進
第三進為後殿,又稱三代廳,供奉著關公三代祖先;位於後殿西側為觀音廳,祀觀音菩薩、註生娘娘、土地公與十八羅漢,其雕飾維持量少質精的風格。觀音廳之後還有六和堂、西社、馬使爺廳和小花園。六和堂為當時的辦事處和消防指揮所,奉祀「火神爺」;西社設祀文昌星君與月老祠、祈願板;馬使爺廳位於祀典武廟東側,供奉關聖帝君的坐騎赤兔馬;小花園配置廂房及戲台,為南管等音樂的表演場所。
![台南市/中西區/[台南孔廟][祀典武廟][五妃廟]](https://photo.network.com.tw/scenery/E414B037-72C7-430C-AF25-9DB9B245F0ED_c.jpg)
營業時間:
上午5:00至晚上9:00止;若逢初一、十五延至晚上10:00止。
祀典武廟/洽詢電話 06-220-2390。
票價:
免費參觀。
地址:
台南市中西區永福路二段229號。
[五妃廟]
五妃廟簡介
五妃廟位於台南市中西區五妃街上,是祭祀明朝最後一個血脈寧靖王(朱術貴)5位妃子的廟,佇立於墳塚的地方是墳塚與祠廟合一的陰廟;五妃廟正殿前立四柱歇山馬背式屋頂的拜亭,門扇四樘有彩繪門神是該廟的總出入口。五妃廟正殿供奉五妃的塑像,並在後面的牆上有一座刻有『寧靖王從死五妃墓』的碑石,而明寧靖王墓則在高雄市湖內鄉湖內村。
建築屬單進單殿式,紅色的院牆連接著五百兩護龍的山牆面,與三弧形的馬背屋脊構成高低起伏的外觀,與一般單殿附加拜亭之廟宇不同的是,門兩旁微微外張的「八字牆」,廂房置兩側於中夾有天井;在五妃廟廟不遠處有一間屬於單開間的義靈君祠,是寧靖王二侍官殉死埋骨處。
五妃廟廟誌:一般據教學與道教的寺廟,各有不同的門神彩繪,不同的信仰意義與主神配以不同的門神,以示神格的高低。中國傳統的建築又特別注重裝飾;傳統信仰則強調入世,故各寺廟裝飾圖多以吉祥祈福為主。五妃因為后妃神格而得配享隨侍太監與宮女,故門神彩繪別具風格,太監平捧牡丹表示獻花富貴、鼎爐表示獻香與薪傳,宮女手捧壺表示多福、捧桃表示多壽、捧石榴表示多子。
五妃廟的由來
寧靖王隨著鄭成功來到台灣成為孤懸海外的明朝,但是在鄭成功、鄭經父子死後,年幼的鄭克塽投降清朝,因此寧靖王連立足之地沒有,便告訴隨侍的5位姬妾-袁氏、王氏、秀姑、梅姐、荷姐,在他死後各人可另謀生計,但是這5位姬妾均表示願追隨寧靖王而去,遂整裝後自縊於中堂,寧靖王親自為他們辦理後事,安葬於魁斗山(五妃廟現址),於西元1683年落成。
五妃墓原是一座不封不樹的墓塋,寧靖王與五妃先後殉節後,到了西元1748年清朝乾隆年間修築墓塋並在墓前建廟祭祀,清朝光緒年間再整修一次,那時稱作五妃娘廟,又在大南門外立『五妃墓道』碑、刻『弔五妃廟』詩和跋,以緬懷五位妃子的忠貞不渝,這座石碑現在仍保存在南門碑林中;在日據時代五妃廟亦曾整修過,近期是在1997年修復落成,並訂定為國家一級古蹟。是台灣獨一無二的明墓古蹟。
大南門碑林
大南門為台南市內保存最完整的古蹟,目前為國家三級古蹟,建於西元1736年,在當時是台南府城重要的屏障,但在日據時代將城垣拆毀因此只剩下大南門與大東門保存下來,至1977年大南門重建,民眾更能了解歷史之滄桑;此外,大南門的右方空地上有碑林一座,擁有許多具有重要歷史價值的古碑,是研究台南歷史的重要資料。
![台南市/中西區/[台南孔廟][祀典武廟][五妃廟]](https://photo.network.com.tw/scenery/936E047C-DA2C-41B7-B109-4F41AF66EFF7_c.jpg)
營業時間:
上午08:30至晚上09:30止。
票價:
免費參觀。
地址:
台南市中西區五妃里五妃街20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