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螺振興宮]
西螺振興宮主祀七崁武術的始祖─阿善師的牌位,廟貌十分樸實雅致。
廟旁的振興社是昔日阿善師開創的武館,廟後的墓塚則為阿善師長眠之地。振興宮左側的道路旁是七崁雕塑公園,七尊威武的武者雕像,彷彿為西螺的武術風氣立下見證。
營業時間:
西螺振興宮/洽詢電話 05-5873265。
地址:
雲林縣西螺鎮廣興里3鄰70號。
[西螺大橋]
西螺大橋北起彰化縣溪州鄉,南迄雲林縣西螺鎮,採華倫氏穿式設計,全長1939.03公尺,寬7.32公尺,共31個孔架,號稱遠東第一大鐵橋,是本省南北運輸的交通樞紐。主供行人、汽車通行,左側還設有糖廠鐵道,當時號稱遠東第一長橋,全世界亦僅次於美國的金門大橋。
西螺大橋起建於26年10月(1937年),中間因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致使工程中斷,所有橋樑鋼材全拆移他用;光復之後,在美國援助下重建(民國41年5月復工),終於在民國42年1月竣工落成通車。
西螺大橋雄偉、壯麗的紅色身影,橫跨台灣的第一長河--濁水溪之上,默默地伴隨溪水已半個多世紀,如今因高速公路取代了西螺大橋的大部份運輸,已失去交通運輸的光環,卻早已經烙成小鎮影像中不可磨滅的一景。
於民國79年全面禁止十五公噸以上重車通行,現在僅讓小型車、機車與自行車等通行,並朝向觀光休閒大橋規劃;87年為慶祝西螺大橋通車四十五週年慶,螺陽文教基金會首度舉辦大橋觀光文化節,受到當地居民及遊客熱烈回響,至今已舉辦多屆大橋觀光文化節。活動期間絡釋不絕的遊客和民眾,紛紛走上大橋,緬懷大橋昔日風光。
![雲林縣/西螺鎮/[西螺振興宮][西螺大橋][西螺鎮布馬陣]](http://photo.network.com.tw/scenery/EF99D125-3E22-4633-AC88-76B287F189C5_c.jpg)
![雲林縣/西螺鎮/[西螺振興宮][西螺大橋][西螺鎮布馬陣]](http://photo.network.com.tw/scenery/D20F9AE3-97C3-4F2F-A9F0-2D0C0EA0A32B_c.jpg)
![雲林縣/西螺鎮/[西螺振興宮][西螺大橋][西螺鎮布馬陣]](http://photo.network.com.tw/scenery/E424EFA9-41E9-449B-AAFA-1E5E11C8F81E_c.jpg)
![雲林縣/西螺鎮/[西螺振興宮][西螺大橋][西螺鎮布馬陣]](http://photo.network.com.tw/scenery/F5177040-603A-4EE5-8115-F0597A571C59_c.jpg)
![雲林縣/西螺鎮/[西螺振興宮][西螺大橋][西螺鎮布馬陣]](http://photo.network.com.tw/scenery/E424EFA9-41E9-449B-AAFA-1E5E11C8F81E_c.jpg)
![雲林縣/西螺鎮/[西螺振興宮][西螺大橋][西螺鎮布馬陣]](http://photo.network.com.tw/scenery/F5177040-603A-4EE5-8115-F0597A571C59_c.jpg)
![雲林縣/西螺鎮/[西螺振興宮][西螺大橋][西螺鎮布馬陣]](http://photo.network.com.tw/scenery/EAB66202-9EAC-40AE-9E27-E8E8174B1212_c.jpg)
![雲林縣/西螺鎮/[西螺振興宮][西螺大橋][西螺鎮布馬陣]](http://photo.network.com.tw/scenery/69466285-9120-477C-8A0F-957306170964_c.jpg)
地址:
雲林縣西螺鎮。
[西螺鎮布馬陣]
雲林除了花鼓陣,還有一項能充分吸引小朋友眼光,連大人們也會看得目瞪口呆,融入其情境的民俗技藝表演,那就是布馬陣。
雲林縣的西螺埔心有「樂元堂」、「樂安堂」布馬陣,是台灣布馬陣表演的始祖,台灣其他鄉鎮後來也紛紛仿效,將此一傳統技藝重新發揚與傳承。雲林縣的布袋戲與布馬陣幾乎是全台獨一無二的傳統技藝,也是雲林縣常引以為傲的傳統技藝,但這布馬陣的技藝,一般民眾較少知悉,唯布袋戲這項技藝人人知曉。
其實,布馬陣的表演看似有如小朋們常玩的騎馬遊戲,人身獸體,即上半身為人,下半身為獸,但要以其表演出各種精采且不同的動作與特技,也是個十分有創意與特色的民俗技藝活動。
地址:
雲林縣西螺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