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岩]
湖山岩位於斗六湖山、梅林二里之間,建於清朝雍正3年,主祀觀音,寺廟莊嚴典雅,曾於民國48年重建,新建寺宇為兩層宮殿式建築,入寺須登階而上。寺院內兩旁種植各種綠色植物,更顯得佛寺幽深隱密。
寺廟正殿圓通寶殿,供奉觀世音菩薩,其像高達兩丈六呎多,左右列排有十八羅漢與護法,佛像雕工精美,二樓大雄寶殿則供奉泰國大玉佛,高約五尺,極具泰國風情。頂樓還設有瞭望台,為整個寺院的中心點,可俯眺湖山岩大佛寺全景。
寺院內闢建了一處佛教雕塑公園,院前一潭碧綠水池,內有達摩祖師與觀世音菩薩的大型雕塑。佛寺右邊公園內,排列整齊的千佛像以及琉璃世界,與大佛寺相互輝映,暮鼓晨鐘、梵音繚繞,將塵世間的七情六慾完全隔離。
湖山岩浴佛節是紀念佛陀誕生的日子。農曆4月8日這釋迦牟尼佛誕生日,台灣各地的佛教寺院,都會舉辦浴佛節的活動,雲林斗六的湖山岩大佛寺也不例外,每年此時都會舉辦浴佛節的活動。
![雲林縣/斗六市/[湖山岩][台灣寺廟藝術館][藝閣]](http://photo.network.com.tw/scenery/5CE8F859-2719-4BE4-A273-C0D341E5758C_c.jpg)
地址:
雲林縣斗六市湖山里岩山路48號。
[台灣寺廟藝術館]
台灣寺廟藝術館包括寺廟館、布袋戲館以及神像館,其中寺廟館佔地最廣,分為19個區域介紹台灣寺廟。
寺廟館內陳設的主題,從寺廟與台灣開發的關係、廟會活動,到彩繪、剪黏等工藝美術,以及迎神所用的神輿、儀仗、繡旗等行頭,可說是琳瑯滿目。館內還有座從西螺拆遷而來的伽藍爺廟,從龍柱、大門、石階、香爐到神龕,皆為清嘉慶年間的古物。此外,館中也有多媒體放映,呈現台灣廟宇之美。
布袋戲館是另一大重要主題館,在雲林縣閣派──新興閣掌中劇團的協助典藏下,館內蒐羅了200多尊戲偶。另外,早期演出時所使用的劇本、彩樓、戲台、嗩吶等,也都屬難得一見。
營業時間:
1、上午08:30至中午11:30止;下午14:00至下午17:00止。
2、周一、國定假日隔天及每月最後一天休館。
台灣寺廟藝術館/洽詢電話 05-532-5191。
票價:
免費參觀。
地址:
雲林縣斗六巿大學路三段310號。
[藝閣]
如果覺得「藝閣」這個名詞太過艱深難懂,那麼換另外一種近似藝閣的表演型態的稱呼,來解釋藝閣,你一定會更容易了解藝閣的內容與意義。
聽過或看過今日在鄉村流行的「電子花車」了吧!這種隨車遊街表演的「電子花車」,就是後人從傳統藝閣中得到靈感所演變而來。
若想一睹民俗花車藝閣的演出,雲林各地在年節慶典,如斗六與北港朝天宮從元宵節一直到3月23日期間,都會有藝閣的演出,可別錯過了這難得的欣賞機會!
藝閣的引入,相傳是由信徒從泉廈引進台灣,至今約有三百年的歷史。剛開始時,以木板搭建閣棚,加以佈置裝飾,並由能歌能彈的南管樂曲藝旦,打扮成歷史詩詞或小說典故中的各個角色,坐在閣棚的閣台上,演唱南管樂曲,並由四到八個壯漢扛抬遊街,頗受愛好南管音樂者與詩人墨客的喜愛。
早期原本用人力扛抬的藝閣,後來改用牛車、木輪車、電動車,甚至大貨車拖載,閣台上的裝飾也更多了彩繪、花雕乃至於各種科技的聲光特效,最後演變成如今的「電子花車」。由此可以想見社會與科技進步的影響,也使得「藝閣」有更多元化的發展。
藝閣台上的人物,通常都由童男童女扮演,個個打扮得花枝招展,濃妝豔抹,穿著華麗的戲服在台上全力演出。
![雲林縣/斗六市/[湖山岩][台灣寺廟藝術館][藝閣]](http://photo.network.com.tw/scenery/71D9D5EF-7E0D-482A-88C8-56782828C39F_c.jpg)
地址:
雲林縣斗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