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英語:Melbourne,縮寫為:MEL)簡稱墨城,中文領域有時亦稱之為新金山,是位於澳洲東岸維多利亞州南部的一座城市。墨爾本是維多利亞州首府和最大城市,亦是澳洲人口排名的第2大城市。大墨爾本地區面積達到3400平方英里(8806平方公里),是全球最廣大的都會區之一。墨爾本中央商業區是整個大都會區的中心,經1993年的行政改制後,現時中央商業區人口約20,000。大墨爾本坐落於菲利普港灣旁,一直往內陸伸延。中央商業區位處港灣的北端,亦即是雅拉河河口灣。市民大多數居住在中央商業區周邊,大都會區截止2012年共有425萬人。都會區由墨爾本市及31個地方政府區域組成。
墨爾本被譽為「澳洲的文化首都」,同時亦是全國的文化、商業、教育、娛樂、體育及旅遊中心。墨爾本在服飾、藝術、音樂、電視製作、電影及舞蹈等潮流文化領域引領澳洲,甚至於全球該領域範圍都具備一定的影響力。墨爾本曾經舉辦過1956年夏季奧運會和2006年英聯邦運動會。
2008年,墨爾本獲得英格蘭羅浮堡大學的全球化與世界級城市研究小組與網路評為「第一級世界都市」。從2002年至今,墨爾本一直佔據由《經濟學人》選出的世界最佳居住城市的三甲位置,2011年到2013年更是連續三年奪冠。
墨爾本人在英文中被稱作為「Melburnians」,城市的座右銘是「隨行聚力」。

一.地理位置
位於澳洲東岸維多利亞州南部的一座城市。墨爾本是維多利亞州首府和最大城市,亦是澳洲人口排名的第2大城市。大墨爾本坐落於菲利普港灣旁,一直往內陸伸延。中央商業區位處港灣的北端,亦即是雅拉河河口灣。市民大多數居住在中央商業區周邊,大都會區截止2012年共有425萬人都會區由墨爾本市及31個地方政府區域組成。


二.歷史背景
墨爾本原稱「Bearbrass」,在歐洲人殖民范迪門斯地47年後,即1835年設立。1837年,更名為墨爾本,以紀念英國首相威廉·蘭姆,第二代墨爾本子爵。本城最早的原住民居住於現在的雅拉河畔以及菲利普島,原住民在墨城所居住的歲月超過40,000年。英國政府於1803年制定殖民地法案,並在沙利文灣規劃菲利普港區,但是這一規劃在制定後即被放棄數月。
1835年5月至6月間,約翰·彼特曼在位於現在的墨城市中心以及北區籌組「菲利普港口協會」,並與當地原住民部落領袖 wurundjeri 酋長商討且達成了一項600,000畝的土地的永久交易計劃。隨後John Batman當即選擇了位於雅拉河北岸的一片廣大土地,表示將建設成一個大型的村落,隨後其與大部分菲利普港協會成員返回位於塔斯馬尼亞島的根據地。於此同時,另外一個由約翰·貝霖領導的協會抵達同一地點並建立新的居住地。至此兩個不同的協會開始為這片土地的所有權產生不愉快。1835年8月30日,兩個協會達成一個共同分享的和平協議,而此前由菲利普港口協會與原住民所達成的交易被取消,且由新南威爾斯州政府給予菲利普港口協會適當的補償。至此,定居者可以任意地選擇該區域的任何位置定居,政府亦開始勉強地接受來自英國的新定居者,並准許在此建立新的城市。
墨爾本於1835年正式建城。1840年全城人口有1萬人,最早的城市移民來自英國向澳洲輸送的囚徒。墨爾本於1847年獲維多利亞女皇授予城市地位,其後成為剛設立的維多利亞州首府。1850年,殖民者在墨爾本周邊發現金礦,使其快速發展,來自世界各地的大批人口紛紛移民至,其中包括英國、愛爾蘭、德國、義大利、荷蘭及中國等,墨爾本遂得名新金山;另外的一座在此前發現金礦的美國城市金山則被改稱為舊金山。至1854年,墨爾本的人口達到123,000人,超過舊金山的淘金人數。1850年代,英國設立維多利亞殖民區期間,擇定墨爾本為殖民區的府城。
1901年,澳洲聯邦成立時,墨爾本已是全國的金融與文化中心,聯邦議會的駐地也在墨爾本國會大廈,然而當時新南威爾斯州的首府雪梨人口已超越墨爾本,工商業的發展亦高於墨爾本,雙城皆力爭聯邦首都的地位,使定都的問題陷入僵局。為了平衡雙城之爭,最後澳洲在1908年決議將首都設在相當於雙城之間的坎培拉。惟遲至1927年,澳洲國會才真正從墨爾本遷往坎培拉,結束了澳洲長達25年的首都之爭。

雅拉河

墨爾本雅拉河畔夜景
三.氣候與經濟
1.氣候
墨爾本市近年來最熱月的平均溫度通常在26℃上下,最冷月的平均溫度在6℃到18℃之間,具有冬季多雨及夏季乾燥的特點。由於墨爾本處於大分水嶺以東,所以常年受到南太平洋的溫暖氣流影響,屬於亞熱帶濕潤氣候。但由於印度洋冷風的影響,導致墨爾本的日溫差極大,普遍在10℃以上,這點亦在亞熱帶城市當中相當罕見。由於日溫差極大,墨爾本人自嘲墨爾本一日有四個季節。
2006年聖誕節當日,本是炎夏的墨爾本地區的著名滑雪勝地布勒山因為高海拔和突遇的冷空氣突然落雪。而受到全球暖化的影響,2009年1月末至2月初墨城經歷了持續超過兩個星期的澳洲熱浪,當年2月7日,墨爾本度過氣象史上最炎熱一日,最高溫度達46.4℃。加上臭氧層破洞的問題,照射在墨爾本的陽光極為容易引起皮膚癌,市民在外出時,均會塗上防曬油以減低來自猛烈陽光的傷害。於2011年,有專家指,即使是溫和的日光,亦不適宜人體吸收,只要曝露在陽光下5分鐘,就有致命的危險,比較上佳的做法是長期逗留室內。
除了在少數海拔逾1,200米的維州山脈的高點以外,位於亞熱帶範圍內的墨爾本市的市區周圍還沒有被錄得下雪的記錄。但位於墨城208公里之外,海拔高度逾1,600米的布勒山卻是澳洲全國冬季的滑雪勝地。

2.經濟
墨爾本是全澳乃至亞太地區的經濟和商業中心城市之一。多家澳洲大型公司的總部位於墨爾本中央商務區以及東南區的莫納什大學周邊,包括澳洲四大銀行當中的澳紐銀行,澳洲國民銀行;全球礦業巨頭力拓集團和必和必拓;Medibank私人保險,電信行業巨頭Telstra,零售業巨頭Coles超級市場,百貨行業巨頭邁爾;汽車業巨頭霍頓;電子零售業巨頭JB HI-FI等。亦有多家跨國公司的澳洲乃至南半球總部設立於墨爾本,包括奔馳、寶馬、東芝、惠普、索尼、馬自達汽車、豐田汽車、本田汽車、日產汽車、福特汽車、7-Eleven、安聯、野村證券、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ING集團、摩根大通、KFC等。
2012年4月,墨城的失業率為5.2%,略低於全國平均水準的5.4%。根據《經濟學人》於2012年的統計,墨爾本是世界上生活成本第8昂貴的城市。而墨城的房價自1990年代開始後亦逐年遞增,漲幅度在20年間達到了400%。
墨爾本是澳洲全國的工業中心城市,亦是全澳的汽車工業中心,生產包括福特以及豐田在內的多個在澳洲銷售的汽車品牌。澳洲最大的汽車品牌霍頓總部位於墨爾本,而其生產線亦位於墨城的衛星城市基隆。
墨爾本亦是全球生物科技的中心城市之一和全澳的科技中心,澳洲以及世界各國的大多數生命科學、電子、高科技、能源企業總部或是澳洲(澳紐)總部都位於墨城東南部的莫納什大學周邊地區;該地區附加了多個莫納什大學以及墨爾本大學的大型實驗室,亦被稱為是「澳洲矽谷」。 墨爾本的服務行業極為發達,是澳洲和南半球的購物中心城市。眾多大型購物中心遍佈大墨爾本地區。


四.文化
墨爾本被公認為是澳洲文化的靈魂城市,市民以極高的文化涵養而著稱於世。城市無論在建築、多元文化、飲食、文學、體育、藝術及時尚方面都處於澳洲乃至世界的最前沿。此外多項聞名的文化及藝術活動亦會每年於墨爾本舉行。
1.建築
墨爾本市擁有眾多的維多利亞式建築,數量在全球僅次於倫敦。此外一些近代產生的哥德式建築亦成為當代建築的典範。墨城市中心擁有眾多的新式以及代表著城市發展史的古老建築,交相輝映,景象獨特。此外,有小義大利之稱的來貢街以及附近擁有大量的數代義大利移民帶來的意式文化以及義大利風格的建築。此外在例如海德堡等德國後裔雲集的區域亦有各式各樣的德式風格建築。
墨城的城中心亦擁有眾多地標建築,包括位於墨爾本大學內的大量飽含歷史的維多利亞式建築,有「旋舞的裙子」之稱的世界知名建築維多利亞藝術中心、現代維多利亞式建築的典範墨爾本演奏中心位於南岸、而現代建築麗奧圖大廈雙塔以其碧藍的塔身聞名於世、發現大樓則曾是世界上最高的純住宅大廈,為目前墨城的最高建築物、維多利亞國立美術館(NGV)寬闊的水幕牆,皆是墨市多元文化匯聚的體現。墨城其它的著名建築還包括維多利亞州立圖書館及墨爾本市政廳等。
墨爾本被譽為南半球的「教堂之城」,城內存在大量維多利亞時期遺留下的大量各式的大型教堂,其中包括著名的衛斯理堂、聖保羅座堂、蘇格蘭教堂、聖巴特利爵主教座堂及聖米迦勒聯合教會等。
皇家展覽館位於墨城市中心東北部的卡頓園林內,是澳洲第一座被評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的建築。展覽館於1880年由澳洲著名建築師約瑟夫利德設計,並於1888年完工在墨爾本國際展覽會時投入使用,此後成為城市最受到矚目的地標建築之一。另外一座地標建築是弗林德斯街火車站,該車站始建於1879年,並與1883年開放使用。現今車站作為墨爾本軌道交通中的中心環線的主要中轉車站之一平均每日大概接納850,900人次的通勤者。[25]現今弗林德斯街站因為其獨特的建築風格以及所處的地理位置,已經成為墨爾本的城市象徵之一,曾多次出現於電影和電視等公眾媒體當中。位於市中心東端的國會大廈則是澳洲新古典主義風格政府建築的突出代表,公認為澳洲各級立法機構使用的歷史建築中最莊嚴宏偉的一座。
2.多元文化
同澳洲其它城市一樣,墨城的居民以盎格魯和撒克遜血統的英國和愛爾蘭移民人數以及後裔為最多。且另有大量來自歐洲大陸的移民,包括德國、義大利、希臘、荷蘭、法國、俄羅斯以及東歐諸國。亞洲移民主要以來自中東、中國、日本、韓國、印度以及越南爲主。
3.華人及亞裔文化
在墨城中央的中國城聚集著很多十九世紀中葉淘金熱時代來澳的華人後裔。1990年代後,與西方其它移民國家大城市一樣,隨著一些華人社區在郊區的崛起,華埠在墨爾本亦有衰敗的跡象。城市遠郊的博士山(Box Hill)、唐卡斯特(Doncaster)以及威福利谷(Glen Waverley)等以華人為主的區域先後雲集了大量的華人商業中心,亦有越來越多的華人聚集在這些區域,形成了墨城的多個華人社區。墨爾本唐人街在2012年被美國有線新聞網評選為世界最佳唐人街之一,墨城的唐人街亦會在每年的端午節舉辦世界上最大的龍舟比賽。2000年代後,隨著中國大陸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越來越多的大陸留學生和新移民湧入墨爾本,亦為這些區域的工商行業帶來了繁榮。
如今的博士山和威福利谷等區域雲集了大量的亞洲超級市場、中餐館以及其他的專營亞洲商品的商店,而食品中亦充滿了中港台以及東南亞地區各國的產品。而墨城本地亦有多份華語報紙,一些香港和台灣的傳媒亦有進入墨爾本發展,如:《星島日報(墨爾本版)》、《新報(墨爾本版)》、《大洋時報》、《墨爾本日報》、《澳洲日報》、《東方郵報》、《澳洲新報》、《大紀元時報(墨爾本版)》、《聯合時報》等。而本地的華人電臺在1990年代後亦開始繁榮,其中有:全天24小時不間斷播放的3cw Radio以及AM1341、AM1341、SBS等。
越南裔社區主要集中在富士貴區(Footscray)、史賓威區(Springvale)和列治文區(Richmond)。韓裔社區主要集中在卡內基區(Carnegie)、庫揚區(Kooyong)、圖羅加區(Tooronga)。日裔社區主要在南岸區以及布萊頓區(Brighton)。留學生大部聚居在各大學附近,如考菲爾德區(Caulfield)、克雷頓區(Clayton)等。
墨爾本現任市長是道爾(Robert Doyle)。上一任是華裔澳洲人蘇震西,出生於香港;少年時隨父母移民澳洲。2001年7月,蘇震西當選了府城首任民選市長,在此之前墨市市長皆由城市委員會所任命。2004年蘇震西成功連任墨爾本市市長,2006年12月獲選為全球最佳市長(World Mayor 2006)。
4.藝術和時尚
墨爾本是澳洲的藝術和時尚之都,亦是南半球最有浪漫格調和藝術家雲集的城市。位於墨爾本中央商業區的科林斯街是全澳乃至南半球最為著名的商業街及奢侈品購物集中地,雲集了世界各地名牌服飾、珠寶、手錶等品牌的旗艦店。
位於墨城東南的查斯頓購物中心是南半球最大的購物中心,面積達19萬平方米,亦是全球第三大的購物中心。
5.音樂
墨爾本是澳洲音樂產業最為繁榮的城市之一,自二戰以來產生了大量知名的流行音樂團體或個人。墨爾本的中央商務區亦是全澳乃至世界各地的街頭藝人自由表演的大型舞臺,每天都有許多不同的藝術家在墨城的市中心進行公開表演。而維多利亞藝術中心以及墨爾本演奏中心幾乎每週都有大型樂團進行演奏表演或音樂劇目表演。
墨爾本交響樂團是澳洲歷史最為悠久的城市交響樂團,亦是一個具有國際聲譽的樂團之一;樂團目前的指揮為英國指揮家安德魯戴衛斯爵士。

墨爾本台灣文化節

隨處可見的墨爾本塗鴉文化

墨爾本/聖派崔克教堂
五.交通
1.公路
墨爾本擁有一個由數個交叉高速公路組成的龐大高速公路網路,市區內的16條高速公路在城市的南北東西縱橫交錯,其中有兩條路段因為交通流量擁堵而在2000年代後開始採用電子道路收費系統向通勤者收取費用。


收費路段
M1市區專線(City Link)和機場專線。
M3東部專線(Eastern Link)只在南北走向的東部地區收費。

博爾特大橋:墨爾本市區內的第二長橋,僅次於西門大橋
2.高速公路
M1莫納什高速公路:是一條連接墨爾本東南區和西區的主要高速公路之一,起始於太子路東段直到墨爾本西南部的衛星城市基隆,全長159公里。
M2圖拉馬瑞尼高速公路:是一條可以銜接M1莫納什高速公路的一條機場高速公路,全長13公里。
M3東部高速公路:一條由莫寧頓半島自墨城東部而到達市中心的東部主要幹道,全長62公里。
M80墨爾本環線(西部環線):為一條環繞墨爾本都市西部的高速公路,可以連接至M2的圖拉馬瑞尼高速公路直達墨爾本國際機場以及M1進入市中心和東南區,全長38公里。
M8西部高速公路:是一條可以連接墨爾本西南區以及西北區的主要高速路,通過M8西部高速可以直接連接至洲際公路B220從而到達澳洲南部城市阿德萊德。
3.軌道交通
墨爾本擁有全澳最為龐大,以長度計算為世界都市中排名第3大的軌道交通系統,其城市輕軌系統全長達到372公里(不包含有軌電車系統),擁有200個車站。
地鐵
墨爾本的軌道交通在城中心環線中有部份為地下鐵路,其餘大部份連接軌道以及車站均為輕軌系統設計。然而城市計劃於未來開通一條設計9公里,有至少5座車站的城市中心地鐵系統即墨爾本地鐵,以便減少公路鐵路交叉點的交通壓力。

墨爾本火車與電車的票價表

墨爾本地鐵的購物圈

墨爾本-Flinders Street Station
有軌電車系統
墨爾本擁有全球最為龐大的有軌電車系統,該系統始於1880年代,亦是全球最古老的輕鐵系統之一。2010-2011年度有1億2千8百70萬人次的乘客使用該系統。每天有487輛有軌電車在28條線路上運營該系統,車站的數量更是達到1,773個之多。


4.機場
墨爾本國際機場
大墨爾本地區擁有共五座飛機場,其中墨爾本國際機場為最大型的綜合國際機場,機場貨物吞吐量為澳洲最大,客運量第二大,僅次於雪梨國際機場。



5.港口
墨爾本港開通於1889年。港區面積143,000平方米,擁有超過30個的泊位、以及16個平臺。年吞吐量在190萬個貨櫃。以目前的設計能力,預計到2015年港口將會飽和,擴建亦迫在眉急。
墨爾本港以港口吞吐量和面積計算都是澳洲的第一大港口。

墨爾本港

墨爾本濱海港區
六.觀光旅遊
墨爾本市中心的外圍有環繞市區的免費旅遊觀光電車,沿途經過著名觀光景點,包括:
1.南岸

南岸河濱公園
2.國會大廈


3.維多利亞藝術中心


4.維多利亞市場


5.墨爾本皇家植物園(Royal Botanical Gardens)


6.墨爾本會議中心


7.皇冠賭場(Crown Casino)


8.皇家展覽館


9.IMAX電影院


10.墨爾本舊監獄(Melbourne Old Gaol)


11.聯邦廣場


七.美麗剪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