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媛縣,是日本四國西北一縣,面積5675.87平方公里,人口150萬,縣治松山市。愛媛縣北臨瀨戶內海,原為古代四國之一的伊予國,得名於古事記「伊予國為愛比賣」一句。經濟以造船業和旅遊業為主。縣內有海拔1982米的西日本第一高山石錘山和一些著名溫泉。

一.地理位置
愛媛縣位於四國的西北部分。愛媛縣北臨瀨戶內海,縣治松山市。


二.歷史背景
愛媛縣在古代被稱為伊予島(伊予洲)。在日本古代的行政區劃中,包含在阿波國、讚岐國、伊予國、土佐國等四個令制國內。

三.交通
松山市位於愛媛縣的中部,面對瀨戶內海的伊予灘,是四國最大的城市。松山市是行政和經濟中心,也是交通要道,四通八達的鐵路和公路與縣內和四國的各地連接,有松山車站和伊予鐵道松山市車站。

四.觀光旅遊
1.糸山公園
由糸山公園可以同時觀望有日本三大急潮之稱的來島海峽、以先進技術製造的來島海峽大橋及分布在「瀬戶内島波海道」大小島嶼美景。最高時速10海里的激流及直徑10公尺的巨大渦流令人驚歎。

糸山公園夕照

糸山公園夜景

糸山公園花海

糸山公園朝景
2.少爺列車
夏目漱石在其著作《少爺》裏形容為「像火柴盒一樣」的少爺列車是日本第一部輕軌鐵道,曾經在1888年至1954年之間行駛於松山市內的復古蒸氣火車。懷舊的少爺列車,行駛時有汽笛鳴聲,為地區增添獨特懷舊美感。



3.少爺機關鐘塔
少爺機關鐘塔每小時整點會播放輕快的旋律,隨著音樂的響起,夏目漱石在其著作《少爺》裏的人物如少爺、瑪丹那、紅衫等20個機關人偶會依序出現,配合悅耳旋律精采演出,是遊客最喜愛拍照留念的地點。


4.松山城
松山城建於1627年,其天守閣與姬路城同屬連郭式平守,是日本三大平山城。因為城內許多建築被指定為日本重要文化遺產也是著名的賞櫻景點,因此享有日本百名城及日本櫻花名勝百選等多種名譽。



5.萬翠莊
萬翠莊是由久松定謨伯爵建於1922年的法國式別邸,現在作為愛媛縣美術館鄉土美術館的分館。萬翠莊正面的門廊、陽臺的造型、彩繪玻璃和洛可可式的家具等,優雅的風格值得一看。


6.内子座
内子座是代表愛媛縣的木造建築之一,也是可以觀賞正式歌舞伎的木造戲劇院。在此可以參觀奈落、花道及舞台裝置等,經驗難得。沒有表演時還可以自由的參觀内子座劇場裡面,也可以嘗試站在舞台上的滋味。



7.子規堂
從松山車站搭「伊予鐵道」高濱線僅5分鐘,在松山市站下車。子規堂為日本近代「俳句」之祖「正岡子規」的舊宅,現改為紀念館,展示其遺墨遺品。開放時間08:00至17:00,需購票入館。(俳句是日本人熱愛的一種詩體(詩歌),盛行於「江戶時代」。以簡捷的文字抒發感情,藉以喚起更多冥想的藝術,主要由排成3行的17個音節所組成,淵源於傳統31音節的短歌)。



8.大寶寺
位於松山車站西側的丘陵,徒步約10分鐘。大寶寺為西元701年國司「越智五與」所創建。寺內有藤原初期的精品「本尊阿彌陀如來」坐像。



9.道後溫泉
從松山車站搭「伊予鐵道」至道後溫泉約20分鐘,或由松山市站搭「伊予鐵道」至道後溫泉約15分鐘,在松山觀光港搭「伊予鐵道」至道後溫泉約45分鐘道。


道後溫泉車站

神隱少女-湯婆婆的湯屋
10.道後公園
從溫泉本館徒步僅5分鐘。為「河野氏」家族的居城,是一處廣達9萬平方米的綠地,設有展望臺可眺望松山市北邊,一旁同時設有道後動物園。


11.湯神社
位於溫泉本館東南側,每年3月13日至21日舉行溫泉祭。 伊佐爾波神社 由溫泉本館往東徒步約10分鐘。有承襲「桃山時代」華麗遺風的社殿,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產。


12.石手寺
位於道後溫泉以東1公里,徒步約20分鐘。石手寺有國寶級的「仁王門」,以及被指定為重要文化財產的本堂,寺內尚有三重塔、鐘樓、護摩堂、寶物館等多棟重要建築物。


13.砥部衝上斷層
從松山車站搭乘往砥部、小田、萬年的「伊予鐵道」巴士,約45分鐘在斷層下車。這是位於重佐川的支流砥部川河畔,約2500萬年前因地殼變動而形成的斷層,如今被指定為天然紀念物。

14.出石寺
從予讚本線的伊予長濱車站搭「伊予鐵道」巴士,往出石寺約1小時車程。出石寺位於海拔820公尺的金山山頂,可眺望瀨戶內海和石鎚山連峰。


15.古岩屋
在松山市車站搭乘國鐵(J.R.)巴士往高知方向,約1小時15分鐘在久萬下車,再轉「伊予鐵道」巴士往嵯峨山經面河原方向,約30分鐘在古岩屋下車。古岩屋為第三世紀的礫岩地層,經數十萬年的風化而形成的礫岩群峰,為日本國家名勝指定地。


五.美麗剪影

從出石寺遠眺

子規堂營業時間

松山城夕景

少爺列車車廂內

行駛中的少爺列車

「道後兒童神轎」踩街遊行

愛媛縣蜜柑橘

愛媛縣內子町

來島海峽大橋夕照

美麗的花瓣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