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光客
👥+3
吃喝玩樂
隱藏選單
回應(5)
通報違規

 台北市/萬華區/[西門町][西門紅樓][華江雁鴨自然公園][艋舺龍山寺][艋舺清水巖祖師廟]

MIKE
本文:2012-10-20T23:32:38
[西門町]






西門町簡介
西門町位於台北市萬華區成都路、康定路、漢口街和中華路所構成的街區,交通發達不僅是大台北公車來往密集的地方,台北捷運藍線和綠線的交會點西門站也於此;西門町是台北著名的流行商圈,最具特色徒步區是台北第一條專為行人設置的區域,西門紅樓、刺青街、電影街、KTV、萬年大樓、萬國百貨、誠品書店和各式各樣的精品小店都可以在西門町看到,是台北民眾假日最喜愛的去處之一。

西門町的歷史發展
西門町名稱由來起源於日據時代當地的行政規劃,由於地理位置恰位在台北城西門外,故稱西門町,範圍大約為今日的成都路、西寧南路、昆明街和康定路的其中部分,另外還有新起町和若竹町等等;西門町原來只是一個偏遠地帶,發展並不興盛,後來日本政府決定模仿東京淺草區的規劃,在這裡設至臺北座、榮座和八堂等等,讓西門町逐漸在台北城嶄露頭角;西元1930年代西門町許多電影院、戲院林立,歷經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電影業依然興盛,約在1980年代後期台北城陸續往東發展之後才逐漸落寞,1990年代後期規劃了行人徒步區,週末和國定假日禁止車輛通行,讓許多青年學子可以來西門町恣意的逛街漫步,至今西門町更成為小型活動、簽唱會和記者會的場地,也有10多家以上的電影院在這裡營業,成為台北著名商圈。

西門町美食
西門町所發展出來的流行商圈,自然而然地也帶動了美食小吃的風潮,當地悠久的歷史和人文發展更讓美食小吃聞名台灣甚至享譽國際,成為台北旅遊朝聖所在;「老天祿滷味」首推西門町美食代表,像是鴨舌、鴨翅、雞爪、雞翅、豆乾等等滷味都是老天祿的招牌,是國內外遊客或是大明星來台指定的美味;「阿宗麵線」門口總是站著許多民眾捧著一碗麵線大快朵頤,這是阿宗麵線才看得到的特色,滷大腸、麵線、香菜、蒜泥和黑醋所交織成的麵線羹湯令人再三吮指;「成都楊桃冰」50年以上老店,各式各樣的楊桃冰涼飲品讓人在夏日解渴透心涼,也有鳳梨、李子等等古早風味喔!西門町還有「美觀園」日式料理、「鴨肉扁」台灣小吃、萬年甜不辣以及麻辣火鍋、日式咖哩飯和甜甜圈等連鎖店,是來到西門町不可錯過的美食!

地址:
台北市萬華區成都路、中華路、武昌街、西寧南路等街區。

景觀特色:
大台北地區來往公車密集交界,流行元素走在前端,是許多年輕學子及各國觀光客朝聖之處。

餐飲特色:
有最基本的美式速食店,日本壽司以及刷刷鍋餐廳,甚至有韓式泡菜鍋,義大利麵店....等。當然也不能忘記台灣最有名的小吃店和珍珠奶茶。三商巧福和阿宗麵線都是人潮擁擠的餐廳。

營業(開放)時間:
全年無休。

服務設施:
1.路邊都有椅子和垃圾桶。
2.公共廁所在各大購物中心即有。
3.也有美髮店,美容店為您服務。
4.遊戲設備,類似湯姆熊和桌球場所。

停車場:
洛陽停車場、電影主題公園機車停車場、峨眉停車場。




[西門紅樓]



西門紅樓─建築特色
位於西門町成都路的西門紅樓,興建完成迄今已逾百年,原是台灣第一座官方興建的公營市場,現在全台灣所保存最古老完整的三級古蹟市場建築物,西門紅樓是一座以紅磚所打造成的八角牆樓,屋頂則以鋼管行成的雨傘骨架支撐著,這與眾不同的設計藍圖為日本建築師近藤十郎所構想設計,其年輕大膽的創意以「八卦造型」作為市場入口、「十字架造型」作為其特色主體。目前眾人所知的八角樓及十字樓,加上兩旁的南北廣場統稱為「西門紅樓」。

西門紅樓─歷史沿革
西門紅樓於1908年興建完成,在當時成為台北城內的娛樂鑽石地,同時也讓日本人認為是亞洲娛樂樣版的重鎮,之後原名為紅樓劇場的西門紅樓成了外省移民心靈的慰藉,輝煌的演藝盛世,西方思想文化在台灣風行,紅樓的電影開演受到當時年輕學子的歡迎,也成了當時年輕學子共同的記憶,直到80年代在紅樓週邊殘存的舊店舖以及破落頹圯的違章建築,卻隨著漸往東移的都市發展而沒落;1994年曾舉辦「紅樓夢.西門情」展演活動,但在1997年公告為三級古蹟後熄燈歇業,紅樓劇院正式走入歷史。熄燈後的紅樓卻沒有因為這樣而消失在台北人心中中,在此之後又歷經2000年的十字樓大火、2001年西門市場改建計劃,接著2002年紅樓劇場重新開幕並由紙風車文教基金會匯集展演團體合眾之力,尋回紅樓市集的熱鬧與歡樂。

轉型後的西門紅樓
自2007年11月起與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合作營運,並正式更名為「西門紅樓」,藉由舉辦文創性的活動內容重新塑造:包含有八角樓內的二樓劇場、中央展區、百寶格、町西茶喫、西門紅樓精品區和十字樓的16工房、藝文展覽平台、河岸留言西門紅樓展演館和北廣場的創意市集、月光電影院以及南廣場的露天咖啡區等多元性區塊,聯手帶動整體對民眾服務的能量,打造新穎的創意空間,轉型成為台北市西區的文化創意展業發展中心。自台北市文化基金會接手以來,舉辦的三大活動吸引了近250萬參觀人次,讓西門紅樓成為旅客往來西門町必訪之指標性地點。

地址:
台北市萬華區成都路10號。

景觀特色:
座落於西門町,自興建完成迄今已逾百年歷史,紅磚打造的八角牆樓造型,為目前全台保存最完整的三級古蹟市場建築物。

餐飲特色:
目前西門紅樓內有提供飲料及蛋糕可供參觀的來賓享用。

營業(開放)時間:
⊙西門紅樓(週一休館)。
週日~週四11:00~21:30。
週五~週六11:00~22:00。
⊙16工房(週一休館)。
週日~週四14:00~21:30。
週五~週六14:00~22:00。
洽詢電話:02-23119380。

服務設施:
一樓有紅樓商店,二樓則提供租借。

提供活動:
1.不定期出租。
2.隨時有各式各樣的展演、例如 歌仔戲,音樂會,時尚發表會…等。

停車場:
附近有峨嵋停車場、洛陽停車場、中山堂停車場。




[華江雁鴨自然公園]






華江雁鴨公園位於萬華區淡水河畔,面積廣大,由華江橋往下望,可見一片綠野草坪,風光極佳!園內設有籃球場、溜冰場、休憩涼亭、健身步道及多處座椅,是萬華人的最愛!

雁鴨公園的由來,是因為此處的環境型態,為沼澤且蘆葦叢叢,河中沙洲淺灘,河濱農田處處,成為西伯利亞及日韓等地候鳥避冬的場所。每年的九月開始,至隔年的三、四月間,有為數眾多的雁鴨棲停在華江橋與中興橋一帶的水面上,吸引了許多賞鳥人士。目前沿河濱步道都設有賞鴨解說,頗俱知性。

此處與環河南路僅一堤之隔,卻彷彿置身市郊外,好不清爽!建議您可沿河邊賞遊,偶爾樹下小坐,讓徐徐清風洗刷一身煩憂!更可步行至中興橋、忠孝橋下,一觀橋樑之美!

費用簡介:
免費參觀。
◎以上費用僅提供參考,請以現場公告為準,不另行通知!

停車場:
週邊有收費停車場。




[艋舺龍山寺]






艋舺龍山寺簡介
艋舺龍山寺位於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與西園街交叉口、毗鄰華西街觀光夜市,是萬華的信仰中心,艋舺龍山寺可稱萬華龍山寺或簡稱龍山寺,悠久的歷史訴說著昔日『一府二鹿三艋舺』的風華,艋舺龍山寺於清朝乾隆3年(西元1738年)由泉州三邑移民將福建晉江安海龍山寺觀世音菩薩分靈至台灣所興建,後來雖發生大地震和暴風雨等天災侵襲,歷經修復後風格與艋舺清水巖祖師廟相近,1945年歷經第二次世界大戰全毀,修復後列入國家二級古蹟,和台北101、國立故宮博物院、台灣民主紀念館(中正紀念堂)成為國外遊客來到台北旅遊風景名勝區。

艋舺龍山寺-建築風格
艋舺龍山寺總面積約為1800坪,坐北朝南是中國古典之三進四合院傳統宮殿式建築,自中軸由外而內是山門、廟埕、前殿、中庭、大殿後庭、後殿,左右護龍、上有鐘鼓樓,門壁樑柱極盡精雕細琢之美,結合清代、日據與光復後綜合表現的寺廟藝術;艋舺龍山寺廟埕左右兩邊設有淨心瀑布和噴泉水池,前殿的八角藻井和鑄銅龍柱是特色所在,大殿也有金柱圓形螺旋狀藻井,都是代表台灣傳統寺廟特色和格局,民眾來到艋舺龍山寺可多留意建築景觀和代表意涵。

艋舺龍山寺-祀奉神明
艋舺龍山寺前殿、大殿、後殿可細分許多廳,共供奉約100多尊神明、7個香爐;『前殿』即三川殿,與龍廳、虎廳合稱五門殿。主祀三寶佛、旁祀神像眾多;『大殿』即圓通寶殿,主祀觀音佛祖、旁祀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韋馱菩薩、伽藍菩薩和十八羅漢;『後殿』共有天上聖母殿、文昌帝君殿、華陀廳、關聖帝君殿、月老廳,分別祀奉天上聖母、太陽星君、太陰星君、千里眼和順風耳、水仙尊王、城隍爺、福德正神、註生娘娘、註生娘娘、池頭夫人、文昌星君、文魁星君、紫陽夫子、文衡帝君、華陀、月下老人和監名神君等眾神明;艋舺龍山寺華陀廳後方的福智大師紀念堂主祀福智大師,而西廂鼓樓的開山聽也祀奉開山祖師。

地址:
台北市萬華區廣州街211號。

營業(開放)時間:
上午07:00至晚上10:00。
艋舺龍山寺/洽詢電話 02-23025162。




[艋舺清水巖祖師廟]






艋舺清水巖祖師廟簡介
艋舺清水巖位於台北市萬華區,俗稱祖師廟,與艋舺龍山寺、大龍峒保安宮合稱為台北市的三大廟門,為第三級古蹟,艋舺清水巖祖師廟除了主祀清水祖師大小神像多尊外,並附祀關帝聖君、文昌帝君、大魁夫子、天上聖母、四尊者、福德正神等諸多神像;主祀的清水祖師為福建安溪縣移民的守護神,清水祖師傳說甚多,又稱麻章上人、烏面祖師、清水真人、落鼻祖師、蓬萊祖師和昭應大師;清水祖師傳說誕生於宋朝福建永春縣,俗姓陳名應也名昭,施醫濟藥、為民祈雨救旱,鄉民為了表達心中的感恩,在清水祖師所居住的蓬萊山石室建精舍,名為清水巖,成為安溪地方的守護神;據說每逢天災巨變前,清水祖師便會落鼻示警,因此又有『落鼻祖師』尊稱。

艋舺清水巖祖師廟的歷史
艋舺清水巖祖師廟建於清朝乾隆25年(西元1787年),55年(西元1790年)落成是福建安溪的移民從原籍的湖內鄉清水本巖分靈而來;早期台北盆地的周圍田地,大多都是安溪移民所開墾,清水祖師乃是安溪人的守護神;在清朝中法戰爭中,由於淡水戰況危急,傳說民間的百姓就是恭迎清水祖師前去助陣,台北才得以保住;在嘉慶22年、同治6年均曾重修;日治時代艋舺清水巖曾充當學校,後來也設立州立二中,為現今成功中學前身,至後來由於民生凋蔽廟貌殘破,至民國47年信眾聚資整修,恢復了往日的丰采。

艋舺清水巖的建築風格
艋舺清水巖祖師廟不同於一般廟宇坐北朝南的風水,整體建築為坐東朝西,南殿兩側龍虎牆上有磚刻圖案;艋舺清水巖內存有翁有來、翁有麟敬立的石柱楹聯:『為清水,為蓬萊,此地並分 法界;是金身,是鐵面,入門便見真容』以及前殿檐廊左牆上的磚雕為嘉慶22年的遺物,其他大多為同治6年以後所做;艋舺清水巖祖師廟原有三殿,後殿倒塌後現存為三開間兩進兩廊兩護龍的殿宇建築,前殿計開三門,屋頂用硬山翹脊,中門前立石鼓並有粗壯的蟠龍石柱一對構成入口檐廊;檐廊兩側山牆的磚雕圖案上,額題嘉慶丁丑年桐月吉旦;正殿採用硬山翹脊屋頂,拜殿也有粗壯的蟠龍石柱一對,為同治7年戊辰(西元1868年)所立,所有的建築文物都代表著艋舺清水巖所經歷過的歷史歲月。

地址:
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81號。

營業(開放)時間:
艋舺清水巖祖師廟/洽詢電話 02-23711517。

  👥+3  回應(5)  (DMCA Compliance - Abuse 投訴)
[目前是 舊回應在上方][變更為 新回應在上方]
GUTS
1 F:2012-10-21T00:05:33


ICE
2 F:2012-10-22T21:48:38
記憶+推帖

(觀光客) 222 - 111.248.225.215
3 F:2013-01-16T19:02:57
能多認識一些景點.感恩大大

ovolacto
4 F:2013-05-06T15:59:27
@!@~~~

(觀光客) 伊娃 - 121.138.120.250
5 F:2017-07-30T01:59:25
***:***  很高興認識你  ***

[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