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崎瞭望台]




花蓮縣豐濱鄉的芭崎休憩區位於台11線31公里處,因為在公路旁,因此常成為遊客在行駛東部海岸公路時的臨時休憩站,絕佳的觀海景點,每每總為路過的遊客帶來了一個旅途上的驚喜。
芭崎休憩區因為地理位置好,東管處在這邊特別設了一個瞭望台,可以一眼暸望寬闊的太平洋美景,再加上四周種滿了各種遮蔭的樹木及鮮艷的花圃景觀,常常令過往的遊客流連忘返。
除了芭崎休憩區的瞭望台是一個觀景的好地方外,望南續行可達磯崎海水浴場、石門海岸、石梯坪等花東最熱門的旅遊景點,是一個週末假日休閒遊玩的好選擇。
地址:
花蓮縣豐濱鄉。
★ 自行開車:
1.國道五號:由國道一號(中山高)至汐止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到達吉安鄉後轉台11線過蕃薯寮即可到達芭崎瞭望台。
2.國道五號:由國道三號(二高)至南港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到達吉安鄉後轉台11線過蕃薯寮即可到達芭崎瞭望台。
★ 搭乘大眾運輸:
火車:搭乘北迴線鐵路至花蓮舊火車站,再轉搭花蓮、鼎東客運往台東、成功、靜浦方向的班車至芭崎站即可到達芭崎瞭望台。
[加魯灣(原磯崎海水浴場)]





磯崎海水浴場位於豐濱鄉磯崎村,阿美族早年稱之為「加路蘭」,昔日阿美族人皆利用此處的天然地勢曬鹽,而每次狩獵完畢即順道在此取鹽回家,非常方便。清光緒四年加禮苑平埔族亂定,阿美族人始居於此,靠捕魚維生。
磯崎海水浴場的海岸線南北寬約三公里,為一內陸凹進的灣,全由沙粒組成,冬季潮漲時海底沙石上湧呈黑色,待夏季潮退即呈現一片金色沙灘,在陽光照射下真是明媚動人。磯崎沙灘極為柔軟舒坦,規劃有一百公頃之大的風景特定區,目前尚無私人經營。若登上北端的磯崎瞭望台遠眺,一灣美麗絕倫的沙岸圓孤迤邐而去,輕柔的浪花拍打著沙岸,鑲出一條漂亮的銀白花邊,令人不得不讚嘆大自然之巧妙。在磯崎海水浴場的海灘上賞景悠遊,或散步、或磯釣,讓大自然陪著消磨時光,好不愜意!
花東海岸公路在新社、磯崎間有段險峻的斷崖,在公路未開鑿前,斷崖上只有一條羊腸小徑,是海岸村落對外的聯絡孔道,相傳有位山胞婦人背著小孩通過斷崖,行走時因過渡緊張,攀援過崖後才驚覺小孩不見了,因此後人便稱此斷崖為『親不知子斷崖』意指斷崖驚險萬分,雖是父母子女也難以扶持共濟。磯崎的斷崖雖然驚險,可是它的海灘卻是無比柔和,一灣美麗的沙岸,細砂綿延3公里波濤平緩,散步其間,愜意舒適。
地址:
花蓮縣豐濱鄉磯崎村6-1號。
營業(開放)時間:
海水浴場(6月~10月)─早上8:30~下午5:00。
露營區─全年開放。
愛之船育樂事業有限公司。
洽詢電話: 03-8711151。
費用簡介:
海水浴場:
● 全 票NT$100。
● 優待票NT$80 (限花蓮縣民,請出示憑身份證)。
● 半 票NT$50 (國小學童)。
● 十人以上團體,以優待票八折計算。
露營區:(提供熱水)
● 場地費NT$500/個。
● 清潔費NT$100/人。
◎以上費用僅提供參考,請以現場公告為準,不另行通知!
★ 自行開車:
1.國道五號:由國道一號(中山高)至汐止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到達吉安鄉後轉台11線過水璉即可到達。
2.國道五號:由國道三號(二高)至南港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到達吉安鄉後轉台11線過水璉即可到達。
★ 搭乘大眾運輸:
火車:搭乘北迴線鐵路至花蓮舊火車站,再轉搭花蓮客運往靜浦的班車至磯崎站即可到達。
[親不知子斷崖]

由磯崎南下順海岸而行,經一片九孔養殖場,續行不久,可見一穿越斷崖絕壁之新磯隧道,隧道旁即是昔日所謂的親不知子斷崖。此地處處分布危巖峭壁,素以險峻著稱,花東公路未開鑿之前,磯崎至新社間的斷崖是附近村落與外界的聯絡孔道,因路窄、壁狹,行走不易,相傳有一雅美族婦人背著小孩走過斷崖,行走時因過度緊張,攀援過崖後,才驚然發覺小孩已不見蹤影。後人因此典故,便稱此為「親不知子斷崖」,意指斷崖的驚險,雖是父母子女之親也難以扶持共濟。
地址:
花蓮縣豐濱鄉。
★ 自行開車:
1.國道五號:由國道一號(中山高)至汐止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到達吉安鄉後轉台11線過磯崎灣即可到達親不知子斷崖。
2.國道五號:由國道三號(二高)至南港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到達吉安鄉後轉台11線過磯崎灣即可到達親不知子斷崖。
[石門]





石門的簡介
石門位於花蓮縣豐濱鄉、石梯坪北方、大奇山和貓公山山麓,石門的地名係因此處海岸有一海蝕洞,形狀如門而得名;一入石門第一隧道從石門洞起至『人定勝天』紀念碑間的海岸,則可見高山峻崖,淙淙水流,與太魯閣景致略相彷彿,因此有『小天祥』之美譽;石門這裡的海蝕平台及海蝕洞、海蝕溝等現象極為發達,正是八仙洞地形景觀的翻版,目前規劃有石門自然保護區。
石門礁岩地形
石門的岩礁被海水沖蝕後露出清楚的火山岩構造,安山岩岩性以黑色的安山岩質角礫岩為主,並含有少量其他岩性的火山角礫岩;石門是一處熱門的磯釣場,隨時可見釣客一桿在手,專注釣魚的景象。不過石門這裡常有大浪 襲岸,遊客應特別注意安全;石門海岸同時也是各類海藻漫生的溫床,魚蝦覓食之處,是觀察海岸生物的天然教室。
石門的特色
石門是阿美族傳說的所在,相傳在古代有一群阿美族人秘密集合於石門,相約要偷襲位於秀姑巒溪口的部落,他們準備了糯米年糕打算在慶功宴時享用,後來年糕就變成了石頭,今日石門一帶海中的岩石也狀如年糕;另外,石門洞高有5公尺、寬約18公尺,四面皆有洞口,透過陽光照進洞裡的角度,長住於此的居民幾乎都可以依此說出非常標準的時間,是一個罕見而有趣的體驗。
石門的石梯坪
從石門往南行,有一處『石梯坪』。因陸地上的岩石向海伸入,形成大大小小的灣澳,使得石門海岸形如階梯一般,排排長短不一,故稱為『石梯坪』;隆起的珊瑚礁有些呈塊狀附著在岩外上,有些呈崎嶇外形,獨具風味。也有植物在岩台上零星分佈,如林投樹、仙人掌、馬鞍藤等,景觀豐富而有趣。石梯坪石處盡頭,迆灑接連秀姑巒溪口;石梯坪的左側盡頭,向陸地內凹成為一個灣澳,稱為『石梯灣』,現已闢為漁港,灣漣漪盪漾、風光旖旎。
地址:
花蓮縣豐濱鄉石梯坪北方。
營業(開放)時間:
東管處花蓮遊客中心/洽詢電話:03-8671326。
★ 自行開車:
1、國道五號:由國道一號(中山高)至汐止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至吉安鄉轉台11線續行到豐濱鄉後即可到達石門。
2、國道五號:由國道三號(二高)至南港系統交流道轉走國道五號(北宜高速公路),過雪山隧道由蘇澳交流道下往台9號方向行駛,至吉安鄉轉台11線續行到豐濱鄉後即可到達石門。
★搭乘大眾運輸:
1、客運:由花蓮火車站前搭花蓮客運、鼎東客運往台東、靜浦方向之班車至石門站,循指標步行即可到達石門。